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指出,經過多年奮斗,滁州的產業基礎更加堅實、動能勢能更加強勁、營商環境更加優化、政治生態更加清明,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。只要我們咬定目標、堅定信心,搶抓機遇、攻堅克難,就一定能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育先機、開新局、走在前。
我們要加快創新能力培育。要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聚焦光伏、半導體、汽車、新能源電池等領域,解決一批“卡脖子”的關鍵核心技術、行業共性問題。完善技術攻關體制機制,鼓勵企業、科研院所開展重大科技項目聯合攻關。健全技術創新導向機制,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,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。
我們要加快創新平臺建設。要推進“三區四城一帶一基地”創新要素集聚區建設,爭創國家產業創新中心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、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。要深化與大學大院大所合作,深度嵌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,強化協同創新。加快滁州高教科創城、原創科技城等創新平臺建設,推動蘇滁高新區和滁州高新區爭創國家級高新區。
我們要加快創新人才集聚。要堅持人才強市戰略,實施招才引智“十大舉措”,健全“智匯滁州”人才政策,推進人才工作“四大工程”,深化與長三角等地區人才合作,廣泛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和人才項目。統籌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,健全以創新能力、質量、實效、共享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,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庫,完善“一站式”服務體系,不斷創優人才發展環境。
我們要加快創新成果轉化。要堅持“政產學研用金”六位一體,完善科技成果轉化“四融模式”,構建重大科研成果全鏈條轉化機制。深化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合作,積極參與安徽科技大市場建設,主動對接和參與長三角區域技術市場聯盟、技術轉移服務平臺,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。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,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和市場化服務體系,助力科技創新,促進成果轉化。
抓創新就是抓發展,謀創新就是謀未來。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未來五年要實現“5688”目標和“五五”愿景,“創新驅動發展邁出更大步伐”是題中應有之義。我們要緊緊抓住創新這一發展的“第一引擎”,深度融入區域創新大格局,促使主要創新指標在長三角中心區穩步上升,為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新滁州匯聚磅礴動力。